前言
當親友生病時,我們總會急切地想表達關心,希望他們能「開心」一點。然而,我們常常發現自己詞窮,或不經意間說出讓對方更惱怒的話。事實上,對病人而言,「開心」可能不是指嘻哈大笑,更多的是感覺被理解、被支持,並且沒有壓力。本文整合多位癌友、心理專家與醫療人員的建議,探討如何避免無效的安慰,並透過真正有幫助的行動與溝通,帶給病人實質的溫暖。
拋開無效安慰語:病人不想聽的9句「罐頭回應」
關心的方式有很多種,但有些「標語般」的安慰話語,往往顯得空洞,甚至會惹惱病人。根據癌友琳達.華特絲等人的經驗,以下是常見的NG安慰句:
「不過,你看起來很好啊!」
病人真心話: 這像在否認他們正經歷的痛苦。癌症治療會帶來許多外貌改變(如膚色、體重、掉髮),病人自己最清楚。這句話只會讓他們覺得你不懂。
不如這樣說: 「能看見你真好,我看得出來你很努力,真的辛苦你了。」
「要堅強一點!」/「你可以的!」/「繼續加油!」
病人真心話: 不然呢?難道他們有不堅強的選擇嗎?這類話語只會增加他們的壓力,好像表現出脆弱就是一種失敗。
「我很遺憾!」
病人真心話: 這句話很難解,但容易流於隨口敷衍。病人罹癌並不是你的錯,不需要你來「不好意思」。
不如這樣說: 「我很遺憾你要承受這些,辛苦了。」(加上後句,感受會好很多)
「再跟我說需要幫什麼忙。」
病人真心話: 這是最有誠意卻最無用的一句。病人往往不好意思展現脆弱,或當下根本不知道需要什麼。這句話把「主動提出需求」的壓力丟回給病人。
「這就是人生啊!」
病人真心話: 極度令人惱火,彷彿在說他們的苦難是理所當然。
「等這段時間過去就好了。」
病人真心話: 癌症是一場長期抗戰,並非「一段時間」就會消失的感冒。
「至少你得的癌症比較輕鬆!」
病人真心話: 沒有哪種癌症是「輕鬆」的。無論第幾期,都是攸關生死的對抗。
「祝福你!」
病人真心話: 聽起來有點傲慢且疏離,不如實際的行動。
不斷追問病情:「怎麼發現的?」「醫生怎麼說?」
病人真心話: 這會強迫病人一遍又一遍地複述痛苦的過程,造成沉重負擔。
如何讓病人開心?關鍵在「真誠的陪伴」
許多病友和心理師都提到,最好的安慰往往不是「說什麼」,而是「在場」。
自然的陪伴: 諮商心理師張維宏建議,與其刻意詢問病情,不如聊聊彼此過去的共同話題,例如一起去過的旅行、愛吃的餐廳或共同朋友的近況。用最日常、自然的方式互動,能讓他們最自在。
分享生活空間: 癌友琳達.華特絲提到,她的摯友會在她住院時,帶著筆電到病房安靜地工作。即使兩人沒什麼交談,光是「坐在旁邊」這個動作,就是一種強大的支持,展現了「我願意和妳一起度過這段無聊(或痛苦)的時光」。
誠實面對: 如果你真的不知所措,就誠實地說。例如:「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,但我很關心你,我會陪著你。」這遠比華而不實的口號更有意義。
實際行動勝過千言萬語:5件最有幫助的事
與其被動地說「有需要再找我」,不如主動提供具體的協助。以下是病友認為最有實質助益的5件事:
陪伴看診與治療
詢問病人下次看診或化療的時間,主動提出:「我載你去好嗎?我陪你一起聽。」這能讓病友感到不那麼孤單。
協助送餐
可以和共同朋友建立一個「送餐鏈(Meal Train)」, 排班為病友及其家人送餐。這能大大減輕病家在飲食準備上的負擔。
留意往返醫院的交通
治療後的病人體力往往非常虛弱,不適合自己開車。主動提供交通接送,是非常實際的幫助。
幫忙家務
主動詢問:「這週三下午我方便,我去幫你打掃浴室和廚房好嗎?」或「我幫你倒垃圾、遛狗?」對病人來說,維持居家整潔在生病期間是奢侈的,有人分擔將如久旱逢甘霖。
關懷照顧者
照顧者(家屬)往往承受著最大的身心壓力。別忘了關心他們的需求:
帶杯咖啡或一份餐點給照顧者。
主動提出:「你出去散步或和朋友約會,我來陪病人3個小時。」
肯定照顧者:「你真的把他照顧得很棒」、「還好有你」。讓照顧者獲得喘息,對病人也是莫大的助益。
溝通的藝術:如何「聽」比如何「說」更重要
有時候,病人需要的不是建議,而是一個安全的「樹洞」。
釐清目標:你的任務不是「解決問題」
安慰的目標不是「讓對方立刻變開心」或「說服他別鑽牛角尖」。你的目標應該是:「我想讓你知道,我很在乎你的感受,我會陪著你。」
積極聆聽與同理心回應
簡述語意(Paraphrasing):用自己的話重述一次你聽到的內容。
病人: 「我明明很努力治療,為什麼指數還是沒降,我真是沒用!」
你: 「你覺得付出了很多努力,卻得不到回報,所以開始懷疑自己。」
反映感受(Reflecting Feelings):指出你觀察到的情緒。
病人: 「我不敢想像,如果我不在了,我太太和孩子該怎麼辦…」
你: 「聽起來你很擔心他們,心裡很放不下。」
同理心句型:
「聽起來你覺得…」
「你是不是覺得…,因為…」
「要面對這一切,真的很不容易…」
允許情緒流動:別怕他們哭泣或抱怨
末期病人常有焦慮、憂鬱或憤怒的情緒。他們可能會說出「為什麼是我?」、「這樣活著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都是XXX害的!」
不要急著否認: 此時千萬不要說「你不要想這麼多!」或「你一定會好起來的!」這會阻斷他們的情緒宣洩。
允許哭泣: 哭是最好的發洩方式。你只需要陪伴,遞上衛生紙,說一句:「那種感覺一定很不好受吧。」
允許抱怨: 讓他們把內心的淤泥清出來,情緒才有空間平復。
尊重病人的意願:不想見客也是一種權利
有些病人(特別是免疫力低下或重視形象的)在治療期間,並不希望見客。
主動詢問:「你這週方便我去找你聊聊天嗎?」
尊重拒絕: 如果對方拒絕,請不要覺得受傷。
替代方案: 你可以傳訊息:「希望你知道,我一直在這裡支持你!」或寄送一張手寫卡片、一份保暖的圍巾或蒸氣眼罩等小禮物,同樣能傳達溫暖。
營造放鬆與快樂的氛圍
如果病人狀態允許,也可以嘗試一些方法幫助他們放鬆和轉移注意力:
幽默與笑聲的力量
醫學發現,有規律的笑有助於緩解病情、增強免疫力。
分享笑話: 傳送有趣的影片、笑話或漫畫給他。
共同觀看: 一起看搞笑的節目或相聲。
和快樂的人相處: 情緒是會傳染的,多和樂觀的人在一起,有助於養成快樂的習慣。
音樂與天籟
音樂對身心有顯著的調節作用。可以選擇病人喜歡的、優美歡快的樂曲,每天聆聽30-50分鐘。大自然的天籟,如流水聲、鳥叫聲,也能使人心曠神怡。
分享美好的回憶
與病人一起回憶過去快樂的點滴,例如翻看舊照片,分享人生經歷。這能幫助病人看到生命中除了生病,還有許多美好的面向。
常見問題
Q1:如果我真的不小心說錯話,惹病人生氣了,該怎麼辦?
A:誠實地道歉是最好的方法。你可以說:「對不起,我剛剛那句話說得不好,我不是那個意思。我只是很關心你,但我不太會表達。」接著,把焦點拉回到聆聽,問他:「你現在的心情是什麼?」
Q2:病人看起來很憂鬱,甚至說出想放棄的話,我該怎麼辦?
A:首先,允許並同理他的絕望感,例如說:「我知道你很痛苦,對人生充滿了疑惑與絕望。」讓他知道這些感受被接納了。鼓勵他說出內心的想法,不要急著給予虛假的安慰。如果發現病人持續陷於低落,甚至有結束生命的想法,切記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或心理諮商的協助。
Q3:照顧病人的家屬(照顧者)看起來壓力也很大,我該如何幫助他?
A:關懷照顧者和關懷病人同等重要。你可以主動提供「喘息服務」,例如讓他去休息,由你來陪伴病人一段時間。同時,多肯定照顧者的付出(「你辛苦了」、「你做得很好」),並傾聽他們的担憂。
總結
想讓病人「開心」,並不需要刻意搞笑或說出什麼人生大道理。真正的關懷體現在「用心聆聽」與「主動行動」上。拋開那些空洞的口號,用「我來幫你倒垃圾」、「我陪你去醫院」或僅僅是「我就在這裡陪你」的實際舉動,才能真正走進病人的心裡,給予他們最需要的力量。
資料來源
如何關心生病親友?癌友真心話:常見安慰句其實很惱人
如何面對末期病人之焦慮與憂鬱情緒(病人/家屬衛教)
好友生病了,這樣陪伴、安慰更窩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