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故事 | 他因为装醉不喝酒,差点被一剑杀了,一个彩虹屁让他捡回一条命

公元222年,孙权称王了,正式建立吴国,这一年他刚好40岁,乃是不惑之年。

他自小跟着父兄沙场征战,如今终于在霸业之上向前走了一步,这是十分值得庆祝的大事,于是他大宴群臣。

酒过三巡,孙权起身劝酒。

吴王劝酒自然要喝,何况又是大喜的日子。

可是有个人却喝醉了,躺在了地上,孙权走到他跟前拉扯他半天,他也没反应。

看他醉成这个样子了,孙权也只能作罢,继续找别人喝酒去了。

可是刚离开,那个人竟然就坐起来了,跟其他人谈笑风生。

你说气人不气人?

孙权这下火了,老子今天刚称王,你就敢藐视你,信不信我弄死你?他此时酒意正浓,怒上心头,抽出佩剑就要宰了他。

大臣们个个大惊失色,顿时鸦雀无声。只有大司农刘基一个箭步冲上来,抱住了孙权,说道:“大王受天下仰慕,千万不能在酒后亲手杀死贤才,恐怕有负众望啊!”

孙权怒火难消,说:“曹操都杀了孔融,我杀个虞翻又算得了什么!”

这个不识趣的人,正是虞翻,他擅长跑步,而且耐力很好,据说可以日行三百,他善使长矛,于经学也颇有造诣,尤其精通《易》学,关羽被击败后,他占了一卦,说:“不出二天,关羽必被杀头。”结果被他说中了。他甚至还兼通医术,可谓文武全才。

在两个人都清醒的时候,孙权曾称赞他:“可与东方朔为比矣”。

问题是,现在两个人都不清醒,孙权一门心思想宰了他,刘基继续劝:“曹操滥杀士人,天下人已经不满了。大王一向推崇仁义道德,自比尧舜,怎能和曹操相提并论呢?”

虽然是在盛怒之下,但是这个“彩虹屁”依然让孙权很受用,甚至还有解酒的功效,他收起了佩剑,不仅饶了虞翻,紧接着还下了一道命令:“从今以后,凡是我在酒后下令杀人,一律不得执行。”

虞翻这个人吧,就是个碎嘴子,你要说他刚正不阿吧,他也没进过几次谏;你要说他阿谀小人吧,他从来不给孙权面子的。

那时候,人们还挺信神仙那一套的,尤其是魏晋时期,方术乃是“显学”,不管什么东西,只要扯上方术这块虎皮,立即就能人五人六地高谈阔论了,就跟今天的区块链似的。

这天,孙权和张昭辩论神仙问题,两人本来也没带虞翻玩,可是后来虞翻不耐烦了,指着张昭说:“你们都是死尸,还辩论神仙,世上怎么会有神仙?”

好好一场有趣的辩论,就被一个大老粗很不识趣地打断了,而且还被骂作死尸,你说孙权能受得了吗?

而且,虞翻这张碎嘴子不但得罪孙权,还得罪同僚,后来满朝文武躲在盯着他,但凡有一点点小过错就立即举报。

展开全文

三番五次之后,孙权就把他放逐了。

孙权的确喜欢劝酒,公元229年,他在武昌登基称帝,当然很高兴,中国人只要一高兴就要喝酒。

他在湖边筑了一个高台,摆满美酒,准备大干一场。

他开宗明义:“今天,我们要一醉方休。”

之后,如果哪个大臣喝多了,趴地上了,他就让人用水泼人家。估计是上过虞翻装醉的当之后,他变聪明了。

只有一种情况可以不喝酒,就是醉到一头从高台之上摔下去,往哪边说全凭自己掌握,摔的方向对了,最多掉水里,狼狈一些。如果摔错方向,那就摔到泥地上了,轻则伤,重则残。

听了孙权的酒令之后,张昭默默地走开了,孙权派人叫他回来,辩解说:“我跟大家一起乐乐,您干嘛生气呀?”

张昭说道:“以前商纣王酒池肉林做长夜之饮,当时亦以为乐,不以为恶也。”

孙权听后默默不语,面带惭色,只好罢去了酒宴。

除了张昭,孙权还怕一个人:东吴丞相顾雍。顾雍这人比较古板,平时滴酒不沾,少言寡语,但是他德高望重,大伙都挺怕他的。

在饮宴欢乐的时候,文武百官都担心酒醉受到顾雍批评,而不敢开怀畅饮,就连孙权也有点怕,曾对人说:“顾公在席,使人不乐。”

点击图片,这些故事也很精彩

长得好看的都点了“在看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