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游记》, 沙僧为什么没有成佛

《西游记》, 沙僧为什么没有成佛。你看孙悟空,是真爱护唐僧,可是沙僧怎么说呢,大师兄不必这样不必这样。沙僧跟孙悟空出发点,没有什么区别,都是为了师父好。可是沙僧这时候,要求顺从师父的意志。说白了沙僧是通过顺从师父的方式,到达让师父满意。

另一个层面上的也算爱惜师父,假如说对师父有两种忠诚的话,孙悟空可能见唐僧有毛病他挑,这是一种忠诚。沙僧是师父想怎么着咱就怎么着,求得一团和谐。当然这两种忠诚,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都有。但是毫无疑问,沙僧这种忠诚,要比孙悟空那种忠诚有城府的多。

所以你看,这是沙僧对人情世故各方面,非常练达,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。当然了沙僧绝不仅仅是对师父,他对人情这些事非常懂。比方说女儿国那一回,女儿国国王看上唐僧了。把唐僧单请下,要请唐僧欣赏国宝。其实干吗,要借机会向唐僧表白,我爱你你别走了。

猪八戒傻了吧唧的没看出来,孙悟空和沙僧看出来点意思来。孙悟空平常有什么事,他有时候真愿意跟沙僧商量商量。不怎么跟猪八戒商量,为啥呢,孙悟空知道沙僧的智商很高。什么事看他不吱声,他心里有数。所以这时候沙僧就问孙悟空,那国师领师父看国宝,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,孙悟空说就看咱师父的修为怎么样,能不能抵制住女色的诱惑。

沙僧又补了一句,别有什么歹意。孙悟空说没有歹意,只有好意。猪八戒在旁边不明白,这两人说什么呢。这时候就说明,沙僧对这个情况看得很透。他跟孙悟空心有灵犀,知道怎么回事。但是沙僧心里最担心的是什么呢,师父别留到这不走了。不西天取经了,我们这一趟跟他来白来了。

展开全文

沙僧心里头,一个最高的目标是什么呢,就是西天取经我能完成任务。说白了,我上了大学了,这四年平平安安下来,我把那文凭拿到,这是他最高的诉求。所以沙僧老老实实一心一意,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。他绝不希望西天取经路程上,出现什么大的事情。哪怕是师兄弟几个之间出事,这也是沙僧不愿意看到的。

所以说沙僧在人情世故方面非常老练,一看就基本明白是怎么回事。有时候甚至比孙悟空还明白,因为他比孙悟空冷静。孙悟空有时候难免冲动,比方说路过火云洞,就是红孩儿那一章。红孩儿把唐僧抓去了,孙悟空找不着一问土地爷。土地爷说这孩子他母亲是铁扇公主,他父亲是牛魔王。

孙悟空一听乐坏了,牛魔王五百年前跟他拜过把子。所以孙悟空想当然就要见红孩儿去,沙僧这时候劝他,大师兄常言说三年不上门,是亲也不亲,何况你们五百年没来往了,红孩儿他肯跟你认亲吗,这反应沙和尚对人情世故的判断。孙悟空想当然,去了让红孩儿三昧真火一通烧。

这反应了沙僧人情练达,而且沙僧别看他忠厚老实,那编瞎话一套一套的,在需要他说瞎话的时候,那演得那个像,绝对是实力派演员。宝象国那一章,唐僧被黄袍怪抓进去了。他的这个压寨夫人叫百花羞公主,是宝象国国王的女儿,偷着把唐僧放了。然后给唐僧一封信,说见到她父王让他派人来救她。

黄袍怪怪罪公主,这个时候危难时刻沙和尚站出来说,此事与公主无干。因为看见了宝象国公主的画影图形,我师父才知道你的夫人就是公主,这才像国王说起,国王恳求我们来营救公主,他何曾有什么书信啊。沙僧这么干为嘛呢,保护公主,对自个不也有好处吗,所以百花公主又把沙和尚给放了。所以在非常复杂的情况下,沙和尚头脑很清楚。立马知道,我该干什么,不该干什么,所以沙和尚绝不像大家想象那样的迂腐。

首先沙僧不是个坏人,他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,也为了取经这个小团队的利益。‌正因为沙僧心机重城府深,西天取经路上没有孙悟空功劳大,所以最后孙悟空成佛了,沙僧没有成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