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包虽好,但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骗子们的陷阱。烟台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以下这几种常见的“红包”诈骗手段,帮助大家擦亮眼睛,规避风险。
1. 虚假红包:
套路: 骗子会通过各种渠道发送虚假红包链接,例如微信群、QQ群、短信等。这些链接通常会伪装成正规平台的红包页面,诱导你点击领取。点击链接后,可能会跳转到钓鱼网站,诱导你输入个人信息或银行卡信息,导致资金被盗。
温馨提醒: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,尤其是声称可以领取红包的链接。领取红包时,务必通过正规平台进行操作。
2. 钓鱼链接:
套路: 骗子会发送带有钓鱼链接的“红包”信息,例如“恭喜你获得XX元红包,点击链接领取”。这些链接通常会伪装成正规网站的网址,诱导你点击。点击链接后,可能会跳转到钓鱼网站,诱导你输入个人信息或银行卡信息,导致资金被盗。
温馨提醒:仔细辨别网址,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。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APP进行红包领取。
3. 诱导分享:
套路: 骗子会设置一些需要分享才能领取的“红包”,例如“分享到XX个群即可领取XX元红包”。这些“红包”通常都是虚假的,目的是为了诱导你分享诈骗信息,分享诈骗信息可能会导致更多人上当受骗。
温馨提醒:不要轻易相信需要分享才能领取的“红包”,更不要随意分享不明来源的信息。
4. 冒充熟人:
套路:骗子会冒充你的亲朋好友,通过微信、QQ等社交平台发送“红包”信息,例如“我换了新手机号,这是给你的红包”。这些“红包”通常都是虚假的,目的是为了骗取你的信任。点击“红包”后,可能会跳转到钓鱼网站,诱导你输入个人信息或银行卡信息,导致资金被盗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