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墉的30個教養提醒〉爸媽教育孩子要先從孩子的角度想想,也想想自己是孩子的時候;做個好的指導者之前,先做個好聽眾

《教育孩子的三十個須知 》

一,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他是你生命的延伸,但不是你身體的一部份。

二,孩子從出生就與你互動,他時刻注意你有沒有關懷他,他要肯定自己的存在。所以你不能敷衍他,即使餵奶也要用關愛的眼神看他、用溫柔的語言對他說話。

三,人是群居動物,不可冷落孩子,要給他安全感。有安全感的孩子成長得比較好,身心皆如此。

四,你可以指導孩子,但不能主宰孩子。你要心裡有個認知,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,如果你的孩子都不如你,下一代都不如上一代,人類社會不可能進步。

五,父母再偉大再強勢,也不能壓孩子,說自己小時候多棒,笑孩子不如你。這樣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,甚至使他自暴自棄。

六,教孩子從正面看事情,從不同角度來思考,譬如他說一個很負面的觀點,你可以講:換個角度想不是也挺好嗎?

七,跟孩子說話要用意思明確的句子,尤其孩子小時候,要給直接的提示,不要用情緒化的語言。譬如對爬到高處的孩子說「快下來」,而不是喊「你要找死啊?」

八,責駡孩子要選對時間和環境,因為孩子也要面子,所以在恰當的時候責駡他,不要在人前責駡。這也是很好的身教,教孩子在人前控制情緒。

九,每個孩子都要被肯定,所以即使他都不對,也要想想他對的。只要你好好發掘,一定能找到他值得被肯定的地方。所以在責備孩子的同時,總要肯定孩子一番。

十,情緒化的父母容易養出情緒化的孩子,要合理化不可情緒化。你要在孩子的臉上看到自己的臉,在孩子的叛逆中想想自己有沒有武斷。穩定的情緒和約法三章、依法執行,有助於親子溝通。因為當他知道你說話算話、賞罰分明,就比較不會討價還價,鑽漏洞。

十一,對孩子早明白的事,不必一味重複糾正,只需要提醒,免得引起孩子反感,也免得孩子變得無感。

十二,不要在孩子面前誇大自己,也不要在人前虛誇自己孩子。免得孩子模仿矯飾,變得不誠懇、不實在。

十三,當孩子誠實表現,自己認錯的時候,先要肯定。古代刑罰說:如果是初犯,重罪也可以減輕;如果是累犯,輕罪也要加重。

十四,從孩子的角度想想,也想想自己是孩子的時候。用同理心角色交換,是很好的教育方法。

十五,參與孩子學校的活動,跟其他家長保持聯繫,會讓你更瞭解“孩子們”,因此更諒解同齡孩子的毛病。也會使老師更注意你的孩子,並激發你孩子的榮譽感

十六,做個好的指導者之前,先做個好的聽眾。從孩子小時候,就聽他說。要很認真專心地聽,中間別發表太多意見,否則孩子就漸漸有事也不跟你說了。

十七,參與孩子的活動,但要客觀平等,不能過度干涉,更不可明顯地偏心自己,否則你的孩子會被別的孩子排斥。

十八,在恰當的時候扮演弱勢,請孩子幫忙,譬如請孩子幫忙解決計算機問題、查資料,然後大加讚美。這會增加孩子的自信,鼓勵他們學習,同時拉近親子關係。

十九,問孩子事情,應該他答的,不要幫他答,如果總是一到關鍵時刻就有人幫他答,會造成孩子依賴、不能獨立思考,所以既然問,就要等著他答,他答不出可以先按下,換個時間回答,讓他有思考的時間。但是“先按下”不表示可以免了,你要繼續追問,讓孩子有責任心、不逃避。

二十,不要護犢子,也不可不護犢子,分際要掌握。你的孩子你不疼愛誰疼愛?你不寬恕誰寬恕?

二一,孩子小時候學的才藝,即使後來因為學校課業放棄,仍然要保留一些,或者讓孩子有“重溫”的機會。不能孩子小時候誇他是天才,突然又把他天才的東西否定,造成價值混亂。

二二,要把孩子擺在最被關心的位置,譬如花瓶被他打破了,別急著看花瓶,先看孩子有沒有受傷。不可讓孩子覺得你愛他,是因為你可以拿他炫耀。尤其不可說因為他,你做了怎樣的犧牲,因為孩子擔不起。小的孩子會覺得愧疚,大的孩子會有反感。

二三,成事不說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。在事情未發生之前要警告,禍已釀成,就設法同心彌補。發生了大事,你放下“咒詛怨恨責怪”,跟孩子一起默默解決問題,會讓他感念一輩子。

二四,避免正面衝突,而要側面疏導,注意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躲你,情緒化及插嘴。那很可能是他在逃避,但不要戳破,要用婉轉的方式獲得實情。

二五,父母要調整情緒,不可帶煞氣。有些父母說孩子每隔一陣就犯毛病,其實可能是父母每隔一陣就不對勁,這會成為惡性循環。

二六,在孩子進入“叛逆期”之前,要有心理準備,要查找這方面的資料,想想自己“當年”的表現。恰當應對“叛逆期”,可以減少很多以後的傷害,如果叛逆期像跳水,要讓他濺起最小的水花。

二七,孩子大了,有些事可以不直著問,譬如考幾分?你可以先從別的事談起,不要讓孩子早就猜到你要問,果然你劈頭就問。

二八,孩子犯了錯,如果能自己解決,就讓他自己面對,從錯誤中得到教訓與教育,即使有些損失也值得。

二九,你跟孩子是平等的,你罵他,要讓他有答辯的機會。你也可以把問題記下來,等大家冷靜之後再討論。

三十,愛是這世界上最重的東西,過度的關愛會使孩子喘不過氣,過度的期盼會讓孩子失常。總歸一句話:不要用愛把你和孩子都壓垮。

結語:拖孩子走半輩子的父母,會被孩子拖累一輩子。該飛的時候就放孩子飛,留一點歲月給你們自己飛!

(本文經劉墉授權刊登,歡迎直接分享,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)

延伸閱讀:《劉墉談親子教育的四十堂課》 商務印書館出版

Photo By:photo-ac

數位編輯:黃小羽